97国际




栽培技术

野香优9号品种高产栽培技术

发布时间:2019-07-12 来源:本站 浏览量:1734

一、播种

(一)播种期 :晚稻7月15日前播种。

(二)浸种:播种前温和的阳光下晒种2小时,然后用簸箕簸筛 ,以保证所用种子纯净、饱满 、无病和活力强;浸种时用强氯精450-500倍液浸种4-6小时进行种子消毒 ;之后洗干净再浸种8-10小时,浸种过程换水2-3次 ;种子起水后进行催芽 。

(三)播种密度:播种密度由当地生产习惯及育秧期气温高低等来决定 。稀播 、匀播有利于培育壮秧,提高单产 。采用大田常规育中大秧 ,本田用种量1.5-2公斤/亩,秧田播种量15-18公斤/亩,秧田播种量可根据秧式和移植叶龄而相应改变 ,一般采用中小苗秧移植的播种量可适当增加;采用塑料软盘育秧 ,要严格控制播种量,一般每亩用种量为2-2.5公斤 ,如用561穴的秧盘,约为60个。


二、秧田管理 

播种可采用拱架尼龙网布覆盖,可有效减少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螟虫产卵到秧苗上。播种后晒秧板1-2天后至出叶才回水,实行前期湿育、后期水育 。施好秧苗二叶一心断奶肥和四叶一心促蘖肥 。二叶一心断奶肥一般可施尿素3-4公斤/亩或施复合肥10-12公斤/亩;四叶一心促花蘖肥可施尿素4-5公斤/亩或施复合肥10-15公斤/亩 。塑料软盘育秧一般采取浆播湿育的方法。按常规水田浆播育苗的做法 ,秧田施足基肥 ,耙烂耙平 。播种后秧田灌沟水,保持秧畦湿润。适时追肥 ,在播后7-8天灌水 ,每亩施复合肥5公斤/亩。抛秧前2天排水 ,促使畦面干爽,易于起秧和抛秧。在移栽或抛秧前5-7天喷施除虫菊酯等类农药防治稻蓟马、稻飞虱 、稻叶蝉等害虫。


三、插秧   

插秧质量好坏对秧苗转青快慢、分蘖迟早、产量高低 ,都有较大影响 ,因此在插秧时应做到浅、直、匀、稳。

(一)大田准备   前茬作物收割后,要及时犁耕 ,晚造收获后要耕翻过冬或种植绿肥。犁耙田面要整平,便于灌排,无积水,犁耙后沉实泥浆1-2天方可插秧 。

(二)适时移栽   晚造7月底8月初移栽。

(三)合理密植   一般中等肥力田块,插植规格:22cm×16cm,每穴插2~3粒谷苗 ,抛植2.0万蔸,每平方米30株左右。要求保证插植规格及苗数 ,浅插匀插 。采取抛秧移植的,为保证秧苗分布均匀,每块田可以分2次抛,即先把本块田应抛秧苗的60%-70%全面抛1次,然后再用余下的秧抛到稀疏的地方 ,补均匀 。抛秧后,田间留工作行,将工作行里的秧苗补到稀疏的地方。


四 、本田管理

(一)施肥管理   纯氮施用总量为12公斤/亩,其在不同生育阶段施氮比例为:前期肥(包括基肥、回青肥和分蘖肥) 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施氮总量的70%、中期施氮量占30%。中低力田块前期肥施氮比例大些,中后期肥施氮比例小些 ;高地力田块前期肥施氮比例相应减少,中后期肥施氮比例相应增加。本田施肥以氮、磷、钾配施为原则,N、P2O5 、K2O的比例为1∶0.8∶1的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;钾肥比例为:前期施钾量占全期施钾总量的50%,中后期占50% 。后期视禾苗长相巧施(或不施)壮尾肥 ,以提高结实率。

(二)水分管理   泥皮水插秧或抛秧 ,回青期水层20~30毫米;分蘖期水层20毫米以内;当苗数达到够苗的80%时 ,开始采取多露轻晒的方式露晒田 ,以促进根系深扎 ,提高抗性,防止倒伏 ,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,一直晒至田边有鸡爪裂,田中间不陷脚,复水并保持湿润;孕穗期田间保持湿润;抽穗扬花期早造保持湿润,晚造一般保持浅水层20毫米以内,如遇寒露风天气,则灌深水层50~60毫米;灌浆乳熟期至黄熟期保持田间湿润状态。收获前5-7天灌跑马水,不宜断水过早,以防止后期高温逼热、禾苗早衰和谷粒充实不饱和而影响产量。

(三)病虫害的综合防治   移栽后选用适当的化学除草剂及时防除杂草;在及时准确预测预报的基础上,重点抓好纵卷叶螟、二化螟、三化螟、稻飞虱及纹枯病 、稻瘟病等病虫的防治,坚持防效与无害化兼顾的原则 ,选用高效 、低毒、低残留化学农药及新型生物农药,用多种无公害防治手段综合防治病虫草害,提高稻米食用安全性 。


五、及时收割   野香优9号成熟度为95%时适宜收割。

广西97国际种业有限公司




XML地图